- 王建平;
近年来,国家对专利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专利权侵权损害赔偿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简单介绍,探索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关于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建议,希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有效地开展相关的专利权保护工作。
2020年04期 No.469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 黄朔;陶鑫良;
版权扩张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为版权人带来了更多收益,但也展现出它的局限性。从严格意义上讲版权并不等同于一般私权,理应受到诸多限制,然而版权并未按照理性道路扩张,反而自身发生异化走向版权制度的对立面。盲目扩张版权疆域,将使得版权制度沦为逐利的工具。文章通过分析版权扩张的局限性,从版权属性与版权价值两方面着手,提出应对版权扩张局限性的解决路径。
2020年04期 No.469 11-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夏晓云;
互联网时代下,原有的知识产权概念被模糊化,伴随着信息快速流传和知识获取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网络知识侵权案件涌现了出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再一次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加强了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文章首先从介绍互联网时代网络知识产权概念和特点出发,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知识产权的变动,最后从立法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国际合作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规范化。
2020年04期 No.469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王睿;
随着大数据共享功能的不断挖掘,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世界难题,既要保障网络的自由无限,又要保障创新者的积极性,而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目前并没有找到。文章认为互联网平台作为技术服务的提供者,为侵权行为提供了载体与工具支持,在符合要求条件下,必须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而平台需要承担的是间接责任。
2020年04期 No.469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 刘世红;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商业活动中,网络也成了重要的交易渠道,方便、快捷是网络交易的明显优势,已经成为很多商家信赖的交易方式。然而,网络交易并不是完美的,很容易造成网络商标侵权的问题。原有的商标法只是针对传统的交易方式进行规范,而对新兴的网络交易却显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有力地规范网络商标侵权案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文章介绍了网络交易商标侵权的内涵和网络交易中商标侵权行为认定,阐述了网络交易中商标侵权的三个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交易中商家的责任认定,并对网络交易中网络交易平台的侵权责任做了进一步探析,旨在推动企业网络交易活动顺利进行。
2020年04期 No.469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 孟金辉;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硬盘的存储功能和便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网盘应运而生,网盘以其存储便捷、分享快速等功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网盘也因其传播快速便捷的功能成为盗版资源传播的重要手段,不法分子利用网盘严重侵害著作权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文章针对网盘管理的立法较为分散、网民版权意识低、服务商审查义务分配等问题,提出应完善相关立法、增强版权意识、提高审查技术水平等解决方法,以维护网络版权的发展。
2020年04期 No.469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 彭子君;
近年来我国艺术市场蓬勃发展,交易商从拍卖中获取高额利润,但艺术家却分文未获,为了弥补艺术家的这种不公正待遇,一些国家纷纷引入追续权,让艺术家得以分享其艺术作品转售所得的收益。文章分别介绍了追续权在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与发展,重点探讨这项权利的具体实施效果,包括对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潜在影响,以期为我国《著作权法》的修订提供一些意见与参考。
2020年04期 No.46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 苏荣瞬;
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过程中,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人民法庭参与乡村治理,能够有效加强乡村地区的法治建设。乡村治理视野下,人民法庭对民族习惯的司法适用存在司法适用依据不足、标准不一等问题。文章认为,确立民族习惯为法源,对民族习惯进行系统梳理和标准认定等举措势在必行,能够有力提升乡村治理视野下人民法庭对民族习惯的司法适用成效。
2020年04期 No.46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6K] - 汪维莲;汪维刚;
近年来,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工作,将环境治理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虽然我国环境治理初具成效,但现阶段大气环境问题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相关部门机构所用的单一化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环境治理的需求。文章认为,有效利用法学路径,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博弈均衡等多种方法,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提供立法基础,进而保证跨区域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020年04期 No.469 28-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 余保才;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对一般的行政案件不能进行调解的规定,将行政机关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关系当作一种不可调和的对立方,使行政诉讼缺乏"人情味"。但在实践中法官不可避免地秘密进行调解。文章认为,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申请调解制度,对行政诉讼调解的申请人、申请方式、申请时间、调解的审查处理、调解的组织及期限等进行规范,对于克服传统调解的不足,体现当事人选择程序的权利,促进诉讼经济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以减少诉累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4期 No.469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 艾达琴;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行政复议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的格局未能得到改变。文章认为,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是破解当前行政复议工作制约瓶颈的重要举措。
2020年04期 No.469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林利;叶玲;
土地征收的前提要件是其要符合公共利益的目的,这本应是个实体法上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是一个法律化问题,但因为公共利益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难以穷尽性,所以其应该转变为一个程序性问题。文章认为完全由行政机关主导认定公共利益的现实状况存在弊端,因此要结合我国的土地征收实践和域外相关规定,对公共利益从程序层面实行认定,这包括明确公共利益认定的主体、公共利益认定的具体程序这两个问题,而使得土地征收的前提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明确化、合理化,减少社会纠纷,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
2020年04期 No.46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 赵凯琦;董红;
造成环境公益诉讼遭遇起诉难、举证难、审理难、执行难,最现实的一个障碍就是诉讼费用问题,高昂的诉讼成本已成为环境公益诉讼正常运行的瓶颈之一,这种状况对正处于初创阶段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而言,是极为不利的,表明我国现行的诉讼费用制度并不适用于以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环境公益诉讼。文章认为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公益目的和属性相藕合的独特诉讼费用制度,破解诉讼成本瓶颈已刻不容缓。
2020年04期 No.469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 梁捷莺;
高考加权赋分事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政府的事后纠错举措为考察地方行政决策纠错机制提供法治行政视角。从行政决策纠错机制的现行立法及地方实践可以发现,纠错机制存在规范化程度低、纠错过程封闭以及纠错目标形式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文章认为主要在于决策纠错理论匮乏、地方政府行政问责逻辑与传统行政思维的固化。为此,提出构建决策纠错规则学理框架、处理好决策纠错与行政问责的关系以及重点考量决策的实质性因素成为完善地方行政决策纠错机制的重要实践路径。
2020年04期 No.469 42-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 刘向鹏;
我国行政诉讼发展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与此不相适应的是近年来行政案件数量的迅猛增长,解决行政争议不仅是政府机关亟需解决的重点工作,也是行政审判必须克服的实际困难。文章认为构建行政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能达到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更好地发挥行政审判服务社会治理和建设的作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良性运行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若要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还应明确其内部相应机制的功能和作用,让该机制在诉前、诉中、诉后均能高效运行,实现行政争议的根本性解决。
2020年04期 No.46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 陈子涵;王有强;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污染治理实践领域中,是一个可以帮助国家实现科学化、合理化治污的有效措施。然而,持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依然对排污许可证制度长期、长效的管理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改革的挑战。文章重点对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证后监管和公众参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梳理和总结出了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加以改善的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49-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王锦意;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在制度层面的信用体制及财产登记制度,文化传统层面的传统负债观念和本土化的法律移植层面中,均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可行性。然而,目前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仍然存在法律规定尚付阙如,经济基础尚不完善以及现行司法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等现实困境,无法为个人破产制度提供充足养分。文章认为,我国须树立正确立法理念,以分阶段、点面结合的方式搭建个人破产制度的法律架构,同时从法官数量和法官专业化建设上破除个人破产制度与司法资源配置的冲突,以期顺畅未来个人破产制度在我国法律上的建构。
2020年04期 No.469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 华喜卿;贺利华;黄梓星;徐娇慧;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校园贷"应运而生。"校园贷"在满足大学生金融需求的同时,也因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市场混乱,严重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影响家庭和谐与高校稳定,也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高校预防和治理"校园贷"乱象刻不容缓。文章对广州地区部分高校在校专科生和本科生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校园贷"的发展现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高校整治"校园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0年04期 No.469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 李敬阳;
与普通的民事案件处理机制相比,在解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协商、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日益受到解决机构的重视,这是由于劳动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表现在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隶属性、双方之间地位悬殊等。通过诉讼方式处理劳动争议不仅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还容易激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协商、调解、仲裁等能有效弥补这一缺憾。文章认为现阶段,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仍存在行政化色彩浓厚、程序和机制本身不完善、诉调衔接不顺畅等问题,这对整个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提出了变革要求。
2020年04期 No.469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 徐敏星;钱宇;
网络APP强制搜集用户信息存在过度索权、强制授权、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等失范行为,此举对用户的人格权、身份权、财产利益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为了防范用户的民事权益受损,文章从三方面提出完善网络APP强制搜集用户信息的民法规制途径:完善网络APP恶意搜集用户信息的民事立法;强化监督网络APP搜集用户信息的行业协会责任;健全遭受网络APP搜集用户信息侵权用户的救济途径。
2020年04期 No.46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 贵黎莹;田娅蓝;
在社会保险全面覆盖和商业保险业务蒸蒸日上的今天,经常会发生同一次事故存在多份保险,而多份保险全部按合同约定理赔,会超出当事人实际损失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多份保险是否能够多倍赔偿,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文章认为从合同的相对性来说,保险合同与普通合同相比具有特殊性,往往会超越合同的相对性,由合同相对方以外的第三人承担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保险合同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财产性保险合同、人身性保险合同、财产性和人身性兼具的保险合同,在处理多份保险共同理赔的情况时应根据保险合同的不同性质区别处理。
2020年04期 No.469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 刘明;
文章针对企业法务工作面临的合同审查进行讨论,对其合同管理系统建设风险、合同管理程序风险、违约风险、变更风险等重点分析,对现如今的公司法务工作合同审查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并给出对应的改革策略。以期帮助我国企业提升法务工作重视程度,从而确保企业良性运转,更好地发挥"企业公民"的作用。
2020年04期 No.469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黎鹭丹;姜春华;韩雪飞;
当前的交通一卡通法律体系仅有政策规范性文件,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等,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较大的法律不足。文章根据交通一卡通业务的实际特点,具体分析存在法律适用空白的表现和产生的后果,建议可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添加交通一卡通的内容,并辅以出台相应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文件进行细化规定以不断完善交通一卡通法律体系建设。
2020年04期 No.469 67-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陈伟华;
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水平不高和乡村相关法律资源及法律服务的缺失,以及村规民约的不稳定性与对"公序良俗"判断标准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公序良俗原则陷入法治困境。文章认为,通过增加村规民约订立程序及其内容的合法性审查,提高村民法律修养、提高乡村综合法治水平、完善相关的乡村法律资源等措施,突破公序良俗原则适用的外部法治困境;以及统一公序良俗判断标准并在实践中进行"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非法律行为)"的"二元判断",使公序良俗原则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适用突破本身的内在法治困境,最终使公序良俗原则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适用得到充分体现与实现最大效益,使法治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治理,从而实现乡村善治,社会和谐。
2020年04期 No.46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 沈天伦;
201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工作报告中宣布"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已如期实现。文章认为这一目标能得以实现,信用惩戒制度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法院执行程序中的信用惩戒核心内容是被执行人失信名单制度,该制度是失信惩戒中最严厉的手段,也就是平时俗称的"黑名单"制度。
2020年04期 No.469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 王婧;
《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第八百五十四条规定了登记离婚冷静期制度。从立法目的上看,草案规定的离婚冷静期是为了使自愿离婚的夫妻双方更好地思考自己的婚姻。但是离婚冷静期的设置还是有较多可商议的余地,文章提出硬性的三十日冷静期可否被调解程序所取代,调解部门能否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弹性期限,以更好地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对待特别的离婚情况,例如家暴、虐待、侵权等行为也要分类明文作出规定,以达到更好地保障婚姻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们权益的目的。
2020年04期 No.469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 谢潇;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银监会共同出台的《关于充分发挥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服务银行金融债权风险防控的通知》将融资租赁合同列入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金融文书的范围,但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从法律关系这一角度入手,论证对典型融资租赁合同办理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属于部分赋强,而所赋强的法律关系是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这一法律关系,以及对这部分法律关系赋强还需注意的特殊之处。
2020年04期 No.469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 左媛媛;
为了使消费类网络借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现阶段需要加强对消费类网络借款者资质审核体系的建设。该体系的建设需要在问题导向下依次展开,所以解构出当前消费类网络借款者行为失范问题便是第一要务。文章从三个问题入手围绕着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风控进行了审核体系分析。借款人资质审核体系的建设实践包括:制度建设实践、技术建设实践、诚信建设实践、规制建设实践等四个方面。
2020年04期 No.469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 吉明;
《公司法》对于保证公司交易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公司法》中还包含了很多对债权人的保护制度,但是从其实施情况来看,其对债权人的保护仍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对债权人保护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公司法》中的债权人保护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中债权人保护的建议,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中与债权人保护相关的制度,在保护债权人的基础上促进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2020年04期 No.469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刘曦桦;
担保制度在民商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混合共同担保因其能为债权的实现提供较大的保障,备受资本市场青睐。但混合共同担保涉及主体较多、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在具体适用时仍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担保人内部追偿权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和实务界适用的难点。文章从混合共同担保内部求偿权的立法沿革、学说综述、司法实践现状切入,论证肯定内部追偿权的合理性,并对内部追偿权具体规则和方式展开探讨。
2020年04期 No.469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 王俊;
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提出家务劳动价值补偿制度,该制度既凸显了婚姻生活中的一种劳动价值,也是离婚经济补偿中的重要部分。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其适用受到诸多限制,所以并未完全发挥作用。文章通过对家务劳动价值的理论进行概述并分析了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期保障家务劳动付出方的合法权益。
2020年04期 No.46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 陶然;
共享经济时代下,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代步工具,但是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共享单车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共享单车押金监管问题。文章对共享单车运营公司收取并使用押金的合法性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共享经济时代下共享单车押金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共享单车押金监管的路径,以期有助于解决共享经济时代下共享单车押金监管的各项法律问题。
2020年04期 No.469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曹京徽;
当前多数国家在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上选择了开征社会保险税,从各国社会保险税的实践情况来看,因其制度建立的背景各不相同,社会保险税征收模式也有所差异,且其体系和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发展而变化,按照其各自采用的经济理论依据不断地进行完善和调整。文章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社会保险税开征背景和我国社会保险税开征条件的比对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的再次选择有所启示。
2020年04期 No.46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 禹超颖;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工程挂靠行为频频出现,卷入挂靠的企业越来越多,给建筑工程各个环节带来风险,使合作主体之间出现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问题。文章拟从多个方面分析建设工程被挂靠企业所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以期引起建筑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2020年04期 No.46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 焦汝斌;
《政府投资条例》从开工建设条件、政府项目盲目调概、工程垫资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原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操作模式造成重大影响。如何厘清政府投资项目与企业投资项目的边界,国有企业如何应对《政府投资条例》生效给原有建设模式造成的变化是文章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2020年04期 No.469 95-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雷蕾;肖田祎;黄琴;
分权制衡是从权力层面认识公司法的基本原则,是利益均衡原则在制度层面的直接体现,但是分权制衡不仅仅等同于权力划分,还应包括机构划分及人员划分。文章基于对我国公司治理中分权制衡理论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现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 陈小花;
通常而言,税法兼具法律和财务会计的属性,当税法与会计进行差异调整而造成征纳双方发生纳税争议时,从有利于纳税人原则的角度出发更符合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税法要求。文章以A公司税务案件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当前税收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案例也反映了我国有必要重新确立税法形式,从"有利于国库原则"向"纳税人权利保护原则"转变以重构税法价值取向,尽快将税收法定原则落到实处,实现税法现代化。
2020年04期 No.46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 张继忠;
本轮电力体制深化改革过程中,各类市场主体进入电力市场,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家秉持安全为底线的理念,强调对非市场化用户、放弃选择权的用户等实施保底供电。改革推行至今,各地也陆续出现售电公司退出市场、政府启动保底供电服务的情况。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对保底供电责任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与论证,以期为改革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2020年04期 No.469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 杨茂;
在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呈现出了新的形态,而如何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新形态的规范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则是政府部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开竞价平台需要共同关注与探索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对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其发展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立法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三个层面,对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规范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
2020年04期 No.469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 杨屹峰;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也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创新了发展路线、开拓了发展渠道,做到了线上、线下双面发展。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崛起,消费者权益受到了多方面的困扰与损害,亟待解决此类问题并制定立法进行保护。文章针对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路径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互联网保险概念和当前互联网保险所展现的新特点,然后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客观要求和互联网保险行业新模式治理要求,指出了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最后从四个维度提出一些合理保护建议,希望能对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2020年04期 No.469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鄢玉中;
近年来,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改革,主要涉及项目招投标、施工企业资质、施工合同备案、设计图审批等方面。为给建筑业各参与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司法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在经过多次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后,于2019年1月发布了《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对建筑市场中常见的合同效力、工程结算、变更与索赔、实际施工人等问题作了规定,文章对施工企业今后防范和处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有重大意义,并从九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2020年04期 No.469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 李晓晨;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以及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市值管理对国有上市公司长远发展的意义凸显,但当前国企市值管理的成效与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仍不匹配。近年国资委和证监会频频出台相关政策新规,有利于国有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加强市值管理和增强股东回报也将成为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部分。文章通过对市值管理的经典三段论进行深入的综述研究,围绕最新政策法规和国企特点,分析了包括公司回购和股东增减持、送转扩股、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股权转让、关系管理等七种适合国企价值经营的主要途径。并针对国企市值管理的认识不足、动力不足、人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在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浪潮之下,国企必须抓住政策机遇和用好资本市场新规,以科学多样的资本运作推动价值经营,以全面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促进价值实现,并以坚持混改路线助力价值创造的发展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3K] - 杨嘉恩;
我国互联网经济和市场的高速发展,催生出大量更加多元化、灵活化的新兴业态。但针对以网约车司机、网络平台外卖派送员、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就业群体,传统的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存在难以有效适用的障碍,这造成了新型职业群体的需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制不能有机协调的矛盾,如何尽快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和研究新型就业主体与灵活就业人员从业特性的基础上,对比和参考域外法律及社会保障制度,并结合国内的实践探索,探讨设计专门性的工伤保险机制,为"互联网+"背景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的构建提供建议和对策。
2020年04期 No.469 115-116+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 蓝彩箫;
近几年来,网络经济类犯罪不断增加,网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借贷形式,利用其集资类犯罪频发。作为涉众型犯罪,波及地区非常广、参与人员众多、资金数额巨大等问题,容易使得人民群众的财产受到威胁,引发群体性事件。文章认为,为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并研究出针对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侦查对策,对于今后的侦查工作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04期 No.469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邱李建;韦丹丹;
养老保险是一种具有福利属性、人身属性、期待利益属性的社会制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需符合一定条件。文章主要探析受过刑罚处罚的原机关事业编制内人员退休后应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问题。在进一步通过对国际公约及刑罚的规定、国家政策,特别是辽宁省的政策进行分析,得出"受过刑罚处罚的原机关事业编制内人员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现状,不符合社会发展预期,不符合改革的方向,最后,提出了进行调整的原则与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 张琪舒;
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可罚性,源于其不作为可产生与作为相当的法益侵害后果。不作为的非可视化推动了对不作为原因力的探索,进而以"不履行作为义务"消解不作为与作为模式结构性差异的切入点形成。作为义务来源成为学者历来研究的重点,在从形式标准到实质标准的过渡中,"支配说"得到青睐。文章认为实践中对封闭领域支配者作为义务的认定偏于形式化,有扩大不作为犯范围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形式和实质的双重判断。
2020年04期 No.469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潘越;
法官撰写的判决理由是一份判决书的核心,是法官专业水平的体现,一份好的判决书应做到充分而富有逻辑的说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裁判文书主要重视阐明案件基本事实、判决结论,而忽视本应当是裁判文书中最重要部分的裁判说理。文章分析刑事一审裁判文书,厘清法官在裁判文书说理部分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 薛婷婷;
电子证据有脆弱易损、较难取证且信息科技含量极高的特点,目前我国此领域的立法仍较为滞后,缺乏深入的电子取证研究。对此,文章提出要掌握智能化犯罪的识别手段,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使调查取证方式、技能突破传统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获取证据,使信息科技服务于信息社会智能犯罪的侦破,构建新型的信息技术证据体系,以期应对多样化智能化犯罪。
2020年04期 No.469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 郭郑伟;
"互联网+"时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型的社会治安威胁。新型治安威胁不同于传统治安威胁,具有隐秘性强、发展速度快、破坏程度高等特点。这些新型治安威胁的特点决定了线上与线下结合型的治安威胁以及线上型治安威胁的出现。文章认为面对新型治安威胁,原有的单一制、条块式的治安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同时,公安等管理机关虽在积极提升信息化水平,但仍存在信息化建设不足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与挑战,我国应提升网络信息数据收集能力,建设智慧警务平台,创新治理机制,完善"互联网+"时代社会治安管理机制。
2020年04期 No.469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 潘宏鹏;
警务保障(Police Support)是我国公安管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保障整个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系统化、集约化工程。对国内外警务保障文献进行综述,有利于公安机关厘清警务保障的内涵与种类,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警务保障研究方向和公安管理学的发展。文章从警务保障的基础理论入手,结合我国现代警务保障的实践状况与制约因素,提出了适合我国警务保障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的警务保障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020年04期 No.469 131-13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陈立;张义;
当前,国际航空法体系不仅尚未形成完备的无人机法律规范体系,具有民航宪章地位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中对于第五条不定期航班和第八条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规定也有冲突之处。从法律解释来看,对于无人机不定期航班适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八条之规定更符合缔约国意图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目的与宗旨。从公约实践上看,《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五条本身决定了其很难应用于实践,而事实上各国在实践中也并未严格遵守该条。文章认为出于维护国家领空安全和民航活动安全的目的,当《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五条与第八条发生冲突时,应当适用更能维护民航安全,即《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八条之有关规定。
2020年04期 No.469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 高志程;
警务技战术课程是公安院校学员和警察在职培训的必修课,也是公安课程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受制于我国公安民警的学历制度和工作模式,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形式的警务技战术课程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模块化的开设方式。未经过体育类专业训练的警务人员,虽然在入职时、入职后都参加训练机构开设的警务技战术课程培训,但从大量执法视频的统计结果来看,除特警以外,普通公安民警很少能够做出专业的警务技战术动作和熟练的战术配合。文章认为,如何在现有的训练和工作机制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公安民警的警务技战术课程并有效实施,是摆在公安院校和警察训练机构面前的难题,而微课程为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
2020年04期 No.469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 曲冰;胡晓男;
代位执行是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代位执行的立法尚不完善,但已有司法解释对其作出明确规定,对执行实务也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在代位执行中,案外第三人的权益保护不应忽视。文章从案外第三人视角分析代位执行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代位执行案件中案外第三人应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 黄承东;
当前理论界对"以租抵债"的讨论仍局限于用债的更新、新债清偿等理论概念阐述新债与旧债之间的关系,但对"新债"的法律性质及规范适用问题的讨论却点到而止。实质上,"以租抵债"是以租赁法律关系来实现抵债的交易现象的描述,其本身不应作为单一合同的指称。文章认为对"以租抵债"性质的判断应当根据构成"以租抵债"的关系要素为基础。究其构造,"以租抵债"实际上是由旧债法律关系、租赁合同、抵销合同这三个要素构成。"以租抵债"中的租赁合同和抵销合同各自独立又共同构成了一个交易整体,服务于同一个交易目的,即清偿旧债。租赁合同的独立性决定了其应当适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
2020年04期 No.469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 李彦;
融资租赁模式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是当今金融业务中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融资租赁模式诞生较晚,因此在立法上相对滞后,但其发展迅猛,模式也多有创新。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业务模式以融资租赁为名,行借贷之实。文章从实践中遇到的融资租赁业务的各种变形为例,探讨其是否符合融资租赁的法定构成要件,并对相关认定提出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 李佳婧;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损害赔偿不断受到重视,附带民事诉讼精神赔偿制度也日益为大众所知晓。它是维护民事权益、制裁违法行为的法律武器。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该制度还不够完善。文章结合附带民事诉讼精神赔偿制度的定义,以其内涵与外延为切入点,对该制度进行分析和评判。结合我国因该制度而引起的法律问题,对当前立法和司法两方面进行思考,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的附带民事诉讼精神赔偿制度。
2020年04期 No.469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 岳文可;余静;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已经逐渐落到社区这一社会基本层面,如何依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系关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文章认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序推进,就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处理好多元主体间的角色定位,把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机统一起来。
2020年04期 No.469 150-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 姜琳;
近年来,票据的融资功能在商业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目前不承认票据的无因性,商业银行对民间票据贴现的要求门槛较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票据的自由流通,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因此,出现大量私下转让票据权利的民间票据融资行为。
2020年04期 No.469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刘聪;
2017年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如今已经实施两年之久,该法自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新旧《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对比评析,分析出新修订法虽然针对旧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完善,但其在对第2条第2款一般条款以及第12条互联网条款上的规定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该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2020年04期 No.469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 唐菀阳;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是法治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自身资源和地域特色,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有序地全面建设法治乡村,推动法治精神进村入户。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成效,提出持续完善广西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对策。
2020年04期 No.469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 倪伟;
贵州省作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五省(区)之一,目前还没有专门发展绿色金融的法律规范,只有一些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由于指导意见是政策规范,没有很强的指导效力,所以还不能上升到立法层面。文章认为,贵州省应该利用自己的生态优势,立足于贵州省省情,确立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法治建设,从而为全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经验。这就需要我们从贵州省发展绿色金融的法治建设现状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贵州省绿色金融的发展。
2020年04期 No.469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