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晓政;
文章对有关捕诉一体调研资料进行分析。从被考察的人民检察院近两年的运行情况看,捕诉一体办案机制实施以后,包括知识产权刑案在内的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均大幅提升,基本达到预期,使得权责更加明晰、责任可溯可查、监督方式有创新、退补退查数减少、办案时间缩短。当然,仍存在检察官准备不足、检察监督不够完备、办案人员先入为主等问题。文章认为,为保障捕诉一体机制正常运行,须加强检察官的学习培训,转变观念和作风,坚持证据裁判的原则,探索推行相关配套制度。
2020年05期 No.47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 来宾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王荐;
检察公益诉讼涉案本身事实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相关鉴定费用承担的模糊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完善检察公益诉讼中鉴定费负担规则体系。文章基于对当前司法鉴定费用负担规则实施现状的梳理考察,提出建立健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基金制度为主导,鉴定机构以及专门行政部门协作配合为补充的"一元主导,多元结合"检察公益诉讼鉴定费用负担机制,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2020年05期 No.470 19-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洛桑泽仁;
立案登记制的正式施行,是我国立案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背景下,基层法院的立案登记如何顺利完成从"审查"到"登记"的过渡,将直接影响该制度的践行效果。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立案登记制在基层法院的践行情况,文章选取了云南X市人民法院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近几年云南X市人民法院立案工作在立案登记制施行前后一段时间的开展情况,进而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2020年05期 No.47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 张锦杰;
近年来,一些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有效执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若不进行完善则会降低司法的公信力,阻碍法治社会的构建,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经过近年来全国法院执行干警坚持不懈的奋斗,最终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文章认为要认识到解决"执行难"不是一时之工作,要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通过执行技术上的优化,构建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固定执行成果,才能使"执行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2020年05期 No.470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 李凌云;
公证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公证制度存在运行不畅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创新予以解决和完善。
2020年05期 No.470 26-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 姚凤珠;
居民自治是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所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对于生活的追求已不仅局限于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多时候已经倾向于对社区管理的参与,居民对社区发展愈发关心、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意识不断提高,然而在实践当中,居民自治下的社区治理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脚步。文章认为社区内自治主体之间权责、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政府对于社区管理的过度干预,居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性不足,相关法律及制度规范的缺失等这些都对居民自治下的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0年05期 No.47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 郭娟;
当前,我国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作为事前预防机制的公证体系构建,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时进行妥当解决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与电商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交易形式的多元,市场经济的信用与法治的特征更加凸显,为了缓解民事纠纷等解决的诉讼压力,同时引导民事经济活动的规范合法进行,加强交易各方的利益合理信赖关系,公证制度的设计正是源于此目的而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对公证书的法定效力进行深入阐述,指出我国公证证据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020年05期 No.470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吕海霞;
文章从公证介入意定监护制度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公证在意定监护领域的实务现状,并借鉴域外国家意定监护公证实践,进一步对我国意定监护公证本土化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探索我国意定监护公证本土化的建议。
2020年05期 No.470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肖丽娟;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走向攻城拔寨的决胜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而打赢脱贫攻坚,农业发展是关键。文章认为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次生法律纠纷层出不穷,亟待解决,迫切需要公证机构"送法下乡",充分发挥公证法律服务职能为乡村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引领农业发展加速跑,为农村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律服务保障。
2020年05期 No.470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 覃升锋;
地方党内法规作为依规治党的法治体系,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长久之策。文章在总结南宁村党组织党务公开、治理扶贫领域立法经验基础上,认为地方党委从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立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仍存在立法质量有待提高、人才紧缺、理论研究较少等难题,进而提出完善地方党内法规立法的建议与对策。
2020年05期 No.470 38-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 李珊珊;
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在日常工作中"看得见、管不着"的体制机制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理顺长期困扰基层安全监管的"条块矛盾",解决"放管服"过程中接不住、管不好的问题,破解基层执法的"空心化"现象,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管的职能,文章认为有必要加强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底层设计",创新基层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构建基层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路径。
2020年05期 No.47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沈忠赟;
2019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指明了方向。苏州市W区积极探索矛盾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研发了W区矛盾多元化解纠纷平台,推动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但W区还存在调解组织碎片化,协调协作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文章认为,必须努力探索行之有效、具有可复制性的纠纷解决模式,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之间的对接机制,整合多方面的力量解决矛盾纠纷,保障吴江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有序开展。
2020年05期 No.470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 任广章;
近年来,非机动车数量增长工迅猛,特别是兼具机动车动力特点的电动自行车,其以价格低、轻便、快捷、上路限制少的特点,很快成为快递和外卖行业和短距离出行市民的选择。电动自行车在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速度过快、安全性差、交通违法严重,频繁引发交通事故,给人们生命财产及公共安全造成危害,也影响了大量使用该车的快递行业和外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认为,相对于完备的机动车法律法规,非机动车的立法,特别是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立法明显不足,有必要通过立法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和规范。
2020年05期 No.47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 曾凡宇;
通过审查公权力机关(以下简称"政策制定机关")出台的涉及经济活动的公共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可以起到阻止政策制定机关滥用公权力、扭曲市场竞争。但是对于公共政策的审查,公权力机关作为政策制定者往往会陷入利益冲突与身份冲突之中。文章认为,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可以帮助公权力机关更高效率、更为客观公正地展开公平竞争审查。而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构建需要对第三方评估机构可能出现的权力滥用等问题予以规制,保证第三方评估机构合法、勤勉、高效地履行职责。
2020年05期 No.470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 袁文星;
传统观点认为,民间借贷建立于"熟人社会",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产生的资金融通。随着现代社会和民间借贷的发展,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可能。但随着民间借贷的规模逐渐扩大,不法分子着眼于借贷行为带来的暴利,其心理动机逐渐向非法集资转变,致使部分民间借贷的"非营利性"逐渐向"营利性"转变。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边界依旧模糊,区分"非法"与"合法"行为,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通过比较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特点,从借贷是否具有营利性、公开性的角度对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进行区分。同时,为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管,监管部门可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
2020年05期 No.470 53-5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 李艳;
当前我国快递服务合同仍然存在较大争议,而且在信息化社会下容易在网络上无限发酵,引发社会舆论。快递服务合同纳入民法典能够使快递服务合同的法律效力更强,同时也是对法律体系的补充,最大限度确保快递服务合同的完善性,使以后的快递合同在应用和效益等方面更完善,防止以前的问题重复发生。文章主要对快递服务合同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纳入民法典的原则和对策展开论述。
2020年05期 No.470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寿均华;
政府投资项目采用委托代建的方式进行建设,可以避免自建制带来的各种弊端。委托代建合同是委托代建制实施的核心,对委托代建合同的法律性质理论界未有深入研究。目前尚无全国性的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委托代建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对委托代建合同的法律性质解读不同,产生的法律后果自然就大相径庭。文章认为委托代建合同应当是不同于委托合同等其他合同的一类独立的合同,其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委托代建合同视为委托合同,故也不应当适用《合同法》关于委托合同的规定对其调整。
2020年05期 No.470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陆菁;
《民法总则》将意定监护制度在我国从理论变为了现实。意定监护相较法定监护来说,着重实现被监护人的自我意愿。文章通过介绍现有的意定监护法律制度,从立法层面提出解决监护人资格完善、构建监护机构的设立条件和监护监督机制的创设问题,尽可能保障公民在失去行为能力后相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得到妥善处理。
2020年05期 No.470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汤婉钫;王荣花;
禁治产制度是为保护民法中无法辨认自己行为能力者利益的一项传统制度,针对目前我国相关制度的不足,可以尝试从禁治产制度中找到解决方法。通过建立禁治产制度可以更好地保护禁治产人的权益以及维护相关市场交易稳定,降低交易风险。文章对我国目前民法体系中设立禁治产制度的可行性展开分析,提出通过学习新制度理念,完善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更好地体现法律的温度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2020年05期 No.470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朱昱;
动物侵权责任自《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后,无论在民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均引起热议,其中第78、第79、第80条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第79、第80条在立法上采取增加"违反管理规定"及"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的构成要件使得这两个法条的归责原则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其二,第79、第80条作为动物侵权的特殊情形,与第78条动物侵权的一般情形缺乏良好的衔接;其三,《民法典(草案)》第1246条虽然对原第79条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新的但书规定,但是仍然没有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引发了动物侵权归责体系不够明晰的新问题。文章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第78-80条的梳理及相关关系进行论证,并分析《民法典(草案)》第1246条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建议。
2020年05期 No.470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 张启骏;
在婚姻家庭类案件中,夫妻双方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往往牵涉因素较多,一般包括离婚后子女由谁抚养的问题、抚养费的承担问题、导致婚姻破裂的过错方是谁的问题、双方经济能力及共同财产的来源的问题等,加之双方又缺乏专业法律知识的引导,所以有关共同财产分割的书面条款常常出现字迹潦草、文字内容含糊不清、约定不明的情况,甚至还会有违反法律规定以及有违公序良俗的情况出现。于是这就为双方今后产生矛盾纠纷埋下伏笔,同时也为法院准确处理此类案件带来了难度。文章就涉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和法律行为的效力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有助于为今后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参考。
2020年05期 No.470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 郭蕊;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另一个平行世界——网络空间催生了许多新名词和新事物,虚拟财产就是其中之一。在现阶段我国民法只是将其作为权利保护的客体,对其保护的路径却没有具体规定,这也造成了实务中法官对此类案件裁判的障碍。文章从立法、学者观点角度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鉴于我国实务和立法国情之要素,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路径,使用物权方法比债权方法更为合适,不仅能够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并且也符合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
2020年05期 No.470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 黄尤加;
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是主流趋势,但调解协议中"双方再无其他争议"条款往往无法很好地发挥兜底条款的作用,引发再次诉讼,既浪费司法资源,也不利于劳资纠纷的良性解决,造成劳动争议调解的效果大打折扣。文章从一起二审改判案件为引,从意思表示和条款解释的角度,分析该案中对"双方再无其他争议"条款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该条款的理解适用要点。
2020年05期 No.470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 刘宇;
在经营场所发生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时,不仅仅涉及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认定,还涉及监护人监护责任和未成年人自身行为是否存在过错的认定。文章认为对于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侵害的结果,安全保障义务人与监护人应作为共同的被告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在各自过失范围内就未成年人遭受的损失向未成年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享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则根据年龄、智力和自身行为判断,在自己能力承担范围内如存在过失的,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减轻安全保障义务人和监护人的责任。
2020年05期 No.47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 郭康佳;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皆受各国政府严密管控,然而,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发展亦与时俱进。资本市场全球化、新形态的交易平台及多样性的金融商品使各国证券交易所之间,或是与另类交易平台的竞争关系渐趋明显,促使各国交易所转变形态及政府重新检视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基于此,文章主要从证券市场角度出发研究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制度,并以美国金融监管制度为例,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2020年05期 No.470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 李柳明;
在当前法律法规中,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没有进行立法。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未能在实际处置中对相关利益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有效规范,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在化解不良资产行为上的合法合规及处置进程。文章通过解析国内的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涉及的法律规章制度问题,将如何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为切入点,剖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处置的方法,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相关的完善措施。
2020年05期 No.47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 边光辉;
现阶段,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提升竞争优势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购过程中由于涉及不同方面利益,因此存在各方面的法律风险。文章主要从并购重组的类型和目的来分析企业在兼并重组中面临的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财务风险、股东权益风险、债权人权益风险、劳动者权益风险和管理风险,并针对以上风险提出各方面的改进措施。
2020年05期 No.470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赵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上市获得更多直接融资的机会。同时,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加快公司的扩张速度,让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基于这些利益,入场券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一种稀缺资源。但在上市热情持续高涨的同时,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IPO发行数量增长过快或将影响二级市场的稳定。文章重点就上市公司IPO新规有待配套政策进行研究,以期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2020年05期 No.470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 何煜;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是针对企业破产的专门法律,其中确立了受理法院对破产企业的纠纷集中管辖原则。但是,在船舶企业破产程序中,企业所有的船舶作为重要的破产财产,其扣押和拍卖根据法律规定应由海事法院专门管理。文章认为,船舶拍卖后款项的分配,要结合海事法和破产法的规定综合考虑,特别是船舶优先权中规定的债权,在分配中要兼顾破产法中的公平原则,尽量保证破产企业所有债权人特别是劳动者的公平收偿。
2020年05期 No.470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江冰;
关于"知假买假"行为的认定及惩罚性赔偿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较多。在探讨"知假买假"行为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之前,首要解决的是如何认定"知假买假"问题。文章通过结合"日常经验法则"与司法实践案例来予以认定,并论述了食品、药品消费领域与非食品、药品消费领域"知假买假"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2020年05期 No.47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 唐旻婧;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为社会保险保障外的工伤职工提供保障,使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险体制的进步。但由于现行规定不够明确,致使在先行支付的执行中存在较多困难。文章分析全国各地关于先行支付的裁判文书,发现实施细则存在不明确,申请程序漫长,经办机构消极履职等情形,故应尽快完善立法,简化申请流程,加大保险参保率,跨部门协调配合追偿,建立专项基金等措施,保障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先行支付制度的有效实施。
2020年05期 No.470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 薄旖晴;
自然人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信用的承载者和使用者。在深化征管体制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自然人税收管理、强化信用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自然人纳税信管理体系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文章从介绍自然人纳税信用的概念及意义角度出发,提出目前自然人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优秀先进经验做法,从而提出几点完善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05期 No.470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李善维;苏诗宇;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迁,我国食药犯罪的手段、方式及危害不断变化与升级,人民群众对食药安全的要求与期待也在不断提高。面对行刑衔接不当、以罚代刑普遍、食药监局监管不到位、审查不严格、甚至失察失责等问题,公安机关作为具有双重性质的食药犯罪打击机关,其食药安全防治效能的提升变得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四个最严"视域下,面对当前食药犯罪的"网络化""链条化""跨地区化""高智商化"等特征,重点研究公安机关如何提前介入预防食药犯罪、如何与食药监局在相互监督的基础上提升监管实效、如何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与信息技术优势,公安机关要从监管环节入手,逐步推动食药安全治理由"重打击"向"重预防"的模式转变,为打造食药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贡献公安力量。
2020年05期 No.470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 陈人怀;常晨辉;
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已成为常发易发犯罪,各地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由于受案范围、证据标准、量刑尺度等方面的不统一,造成了入罪范围不明确、量刑失衡等情况。文章在分析当前醉驾案件办理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及时发布司法解释、严格办案标准,完善量刑体系,增强司法公信力。
2020年05期 No.470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常新义;
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民事赔偿对量刑的影响,对于深化相关理论和实践作用很重要。文章首先对民事赔偿中最关键的被害人谅解和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民事赔偿可以纳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框架进行相应的阐述。其次根据法益侵犯说,尝试界定民事赔偿适用的案件范围。最后对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遇到被害人一方拒不谅解、共同犯罪中部分谅解、建立统一的量刑规范、量刑纳入考核及对于赔偿数额等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
2020年05期 No.470 101-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 柯丁炜;
我国一直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得到不断的推进与完善,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总数正逐步下降。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趋向低龄化、恶性化,极端案件时有发生。面对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诉求,文章通过对历年未成年犯人数变化、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以及对于引入恶意补足刑事责任年龄规则的思考,提出既要实现刑罚的目的,同时也要防止刑罚扩大化。
2020年05期 No.470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 花长胜;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体系已经全面建立,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提升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维护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文章就刑事案件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刑事案件纠错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2020年05期 No.470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2K] - 周思来;
关于犯罪成立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关于此问题的学术观点,现有法益侵害性、规范违反性、社会危害性三种主流观点。其中,相较于规范违反性和社会危害性两种观点,法益侵害性在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法益本质上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其本身具有正确界定行为性质、保障公民自由以及区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在评价犯罪成立的过程中,法益发挥着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避免主观归罪的特殊价值。
2020年05期 No.470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蓝斌;
经济犯罪的类型更迭与手段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文章通过研究经济犯罪刑事治理的发展路径可知,经济犯罪具有法定犯罪、二次犯罪、牟利犯罪的主要特点,对经济犯罪的刑事治理应当通过协调刑法典与附属刑法的关系、采取多元化路径优化犯罪圈划和试行司法犹豫制度,以期进一步优化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治理体系。
2020年05期 No.470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潘宇;
数字货币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传统的货币形式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交易需求,数字货币以其较高的交易安全性、较低的交易成本等天然优势迅速得到金融市场的青睐。利用数字货币充当新型犯罪支付方式进行资金结算,或打着"数字货币"的旗号进行传销活动、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在近年来呈上升态势。文章认为,针对涉及数字货币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应当加大防范宣传力度、创新侦查模式、提升数字货币犯罪侦查取证能力;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完善监管体系、细化监管措施,有效地应对数字货币所产生的犯罪风险。
2020年05期 No.470 115-11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 周林芸;
亲属容隐制度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法律原则,虽然该原则当前并非我国刑法所确认的出罪原则,其在部分案件中仅作为酌定的责任阻却事由而由法官通过考察案件的具体情形自由裁量。文章认为,具有亲密的特定亲属间实施的符合侵犯单一财产法益、情节较轻微的犯罪可考虑将亲属容隐制度作为其出罪理由,而关于何以通过该理由进行出罪,其法理是基于刑法的谦抑性特征以及特定亲属之间所实施的部分犯罪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同时,由于在我国法律中,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更为接近,因此,亲属容隐原则中"亲属"的范围应当采用刑诉法所确定的近亲属范围;对于何种罪名可通过亲属容隐制度出罪,则必须对"亲亲相盗""亲属相隐"作分类讨论。
2020年05期 No.470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 刘卓;
随着罚金刑在刑法中覆盖面的提高以及司法适用率的上升,出现了罚金难以执行的难题,罚金易科制度为解决这一难题应运而生。罚金易科制度将罚金刑替换成其他刑罚或者其他制裁措施,从而保证罚金的顺利执行。文章通过明晰罚金易科制度的概念及特征作为开展研究的基础,对构建罚金易科制度的正当性进行论证,结合罚金易科制度的可行性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措施。
2020年05期 No.470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唐杰勋;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采用职权主义模式,在公安机关的主导下展开侦查活动,查清案件事实以有力地打击犯罪。在侦查过程中既要打击犯罪,又要保障人权,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我国的侦查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立案权、撤案权都由公安机关掌握,立案程序不合理有可能导致错过最佳侦查时机;侦查机关具有强大的侦查权,但缺少必要的制约导致可能被滥用;在纠问式侦查模式下,公安机关的侦查权远大于当事人的辩护权。文章认为在深化侦查体制改革、提高打击犯罪效能、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指导下,应当调整侦查权的配置,建立侦查权的司法审查制度,强化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完善侦查措施。
2020年05期 No.470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王媛;
集资诈骗罪有其立法不足,我国也在不断进行立法完善,集资行为的犯罪不容易识别并且不到一定程度很难判定此行为是否为集资诈骗。文章认为,在设立刑事责任的管制方面应该考虑允许投资人拥有不安抗辩权,由于此行为的复杂性、特殊性,区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诈骗,不是只依据其数额和规模而界定集资诈骗的犯罪。
2020年05期 No.470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 方锦浩;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数据迸发出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同时也存在个人信息泄漏或非法使用的风险。目前对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存在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不完善、保护范围扩大、大学生防范维权意识不足、个人信息丢失后才有所察觉、查处个人信息相关犯罪工作难度增大等不足,文章认为,国家应着力构建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成立专门的个人信息安全监管部门;信息企业应定期检测评估信息系统,在产品和服务设计阶段注入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理念,并应用行业自律模式;学校应将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大学生自身也应树立良好的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只有从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群体乃至每一个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2020年05期 No.470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 谭秋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正在迈进大数据时代。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适应我国国情专门的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制度尚未形成。法学理论界对于大数据背景之下侵犯个人信息权的归责原则、救济方式研究比较缺乏。对此,文章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之下个人信息权面临的挑战,对个人信息权进行概述,借鉴外国的立法例提出多元归责原则。
2020年05期 No.470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 房朔杨;
新时代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成为民事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面临一些新的技术性和法律层面的问题,文章通过介绍国外相关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模式,对我国在目前个人信息立法方面的一些措施进行总结,认为需要对相关领域特别是互联网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进一步完善相应制度及立法,明确其权利属性,廓清其归责原则,确立被遗忘权制度等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权。
2020年05期 No.470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 高广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要求日渐高涨。在环境法中确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对于我国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结构上分三部分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内容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在目前的环保体制下健全公众参与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明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体制时应当赋予公众怎样的权利,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在我国应当如何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体制在我国的建设进程。
2020年05期 No.470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余向昀;
低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内在统一性,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需要对相关问题提高重视。文章主要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概况,对低碳经济概念、提出背景、发展内涵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对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从而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构建要点。
2020年05期 No.470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苏道敬;夏小帆;
网络黑灰产涉及网络的各个领域,涉及面广,渗透互联网活动的众多环节,且处于暗处,给网络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文章认为,在治理网络黑灰产过程中面临着各部门协同治理难、监管打击力度不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等困境,需要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立法,多方位出击,加大对网类黑灰产的监控打击力度,努力净化网络空间。
2020年05期 No.470 141-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何泳欣;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型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贸易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但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改变给我国的国际贸易业务带来诸多风险,我国的出口贸易企业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由于许多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之前,未对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认识,导致企业在遇到相关法律风险问题时,无法采取合理的避险措施,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文章总结了国际贸易业务中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国际业务贸易中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际贸易业务中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进行研究,以期对相关法律风险的规避有所裨益。
2020年05期 No.470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赛铮;
翻转课堂以其独特的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文章旨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采用理论分析、价值分析的方法,选取内容难易适中,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民商事法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法律硕士民商事法课程的教学困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法律硕士民商事法课程教学中的优势等问题进行分析,探求翻转课堂在法律硕士民商事法课程教学中的模式建构,进而考察翻转课堂在法律硕士民商事法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能。力求在创新法律硕士民商事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升法律硕士民商事法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适应法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
2020年05期 No.470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 王华伟;李飒;朱玉芝;
新时代下加强科教融合对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依法治国理念下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应保持良好的协调与平衡,在科教融合背景下找出一条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认为就培养目标而言,应充分立足于法治社会发展的需求,各高校结合自我定位、办学优势以及学生兴趣等,实行可持续性的法学本科教育发展目标,就培养模式而言,应以培养目标为指导,遵循基本的发展原则,实现培养模式的综合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020年05期 No.470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 吴小国;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从而对我国国际法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国际法教学主要存在意识上忽视、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落后等不足,文章认为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打造国际法"金课",应树立新的国际法教学理念,提升国际法教学的挑战性,创新国际法教学方式,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理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2020年05期 No.470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 李娅媛;
现代社会卓越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的稳定进步,因此,各高校逐渐引进了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并将该理念应用到各个专业的教学活动当中,对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法学理论与实务教学为例,对卓越人才培养理念在该专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了详细讨论,以供参考。
2020年05期 No.470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韩美超;
国内安全保卫学是为维护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而形成的,集理论应用与实践探索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学科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将是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内部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国内安全保卫学课程存在课程可选数量少、授课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文章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从中国实际出发,依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结合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讨论,对"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国内安全保卫学课程体系进行初探,以适应现阶段专业发展的需要。
2020年05期 No.470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 周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不足,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以期提升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质量,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根基,从而为促进国有企业各项工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05期 No.470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陈红玲;张灵杰;
文章以H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选择旅游业总收入为衡量H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因变量;人均GDP、4A级以上景区个数、公路里程、星级酒店个数、旅行社个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等为自变量。基于2003—2017年的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和协整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公路里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与H省旅游业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对于旅游收入增长的拉动力度较大;公路里程对旅游经济的贡献度较小;人均GDP影响力处于中间位置;星级酒店数量已经不适合作为衡量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0年05期 No.470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