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经济

刑法新视野

  • “天下无冤”的制度建构——以卢荣新案为例的分析

    何永军;

    冤案是最大的司法错误和不公,危害极大,"天下无冤"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长期以来,苦于研究材料和数据获取的困难,大多数学者只好以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冤案故事为研究对象分析冤案个案的形成机制,虽然相关研究也极有价值,但是,其对中国当下问题的诊断和解决的有效性相对有限。要为预防中国当下冤案的发生提供有效的建言,还必须研究当下中国司法中发生的真实冤案。卢荣新案的生成过程和逻辑表明,冤案是诸多错误接力共振的小概率事件,相关部门的任何一项努力,对于防止冤案的发生都有积极意义。侦查人员弄虚作假可能是大多数冤案发生的根本原因,杜绝侦查人员伪造证据是预防冤案的最根本途径。刑讯逼供是最常见的冤案制作术,严格控制审讯和限制口供的适用是预防冤案的中心环节。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侦查错误在所难免,以审判为中心理顺公检法三家关系、落实司法责任制是防止侦查错误向裁判延伸、将冤案挡在司法大门之外的关键所在。

    2021年03期 v.30;No.480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辅助性与开拓性

    祁亚平;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必须依赖以审判为中心的基本框架完成制度改进。保护公民重要诉讼权利在所有刑事诉讼程序得以实现,是整个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带来"以审判为中心"存在适度扩张的需要。以审判为中心应该以程序正当性改革为主要目标,保证各种程序形式的公正性。

    2021年03期 v.30;No.480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疫情防控背景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探究

    宋歌;

    2020年2月,由两高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出了关于依法严惩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十大解释性意见,规定的内容包含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内的数个罪名司法适用问题,其中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为重要。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先前对此罪状应用较少,且存留部分立法空白,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此罪值得深入研讨。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进行梳理,特别是对本罪的主体、行为及因果关系进行准确界定,厘清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之间的界限,有利于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1年03期 v.30;No.480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国内城市犯罪研究的发展述评与趋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李鑫冰;

    我国城市犯罪研究不断发展,以科学知识图谱为基础,运用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8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541篇研究文献,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关键词时区分析。城市犯罪研究形成了一些高产作者和合作紧密的研究团队,城市犯罪研究热点集中在"犯罪"和"城市犯罪"两个知识群,主题演变经历了城市犯罪基础性问题探讨、以特殊群体为视角的新探究和综合学科手段的新探索三个阶段。未来研究需要转变研究方法,深化学科交叉,细化研究角度。

    2021年03期 v.30;No.480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习近平法治思想

  •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平正义价值观

    吴靓宇;

    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关键语词。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终极目标,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将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法治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实践要求,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操作提供了科学指引,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体系明确了战略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

    2021年03期 v.30;No.48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论法治视域中的党内法规

    邓雅琪;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于1990年正式颁布,意味着对党内法规的研究逐步走上正轨。自此,学界开始关注对党内法规的具体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法治视域中,党内法规研究、历史、制定要求、监督机制、清理机制以及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等都具有其特定脉络。今后我们应更加重视对党内法规的建设研究,进一步坚定党内法规制度自信。

    2021年03期 v.30;No.48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 浅析婚姻忠诚协议的效力

    刘伟朋;

    随着婚姻财产约定制度的发展,对婚姻忠诚协议的性质进行明晰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夫妻财产约定性质的婚姻忠诚协议类似附条件的合同,其中婚姻情感状况是协议必不可少的要素,此类婚姻忠诚协议情感内容与一般合同的财产及利益分配内容不同,其协议内容的基础性因素便是夫妻之间的情感,而涉及财产利益的内容是情感的从属物。尽管具有夫妻财产约定性质的婚姻忠诚协议中包含着当事人对婚姻财产的处分合意,但本质上夫妻双方并不是通过婚姻忠诚协议内容对财产归属进行约定,而是彼此的情感信任通过书面协议具象化,协议内容并不具有划分财产权属的目的与效能。

    2021年03期 v.30;No.48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WTO上诉机制改革探索

    王灿;

    WTO争端解决机制旨在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其设立初衷是为了弥补GATT存在的不足。上诉机构是在现有争端解决机制基础上建立的,是解决国家间贸易争端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是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解决方式。但上诉机制因为成员人数没有达到要求已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应发挥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的积极作用,上诉机构解释相关条文和规定时应保持善意和公正完善,并规定灵活的审理期限,以期上诉机构可以正常运行,继续为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贡献力量,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良好稳定发展。

    2021年03期 v.30;No.48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律师在其担任兼职仲裁员的仲裁机构代理案件相关问题研究

    汪昌民;

    随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大力推行,我国民事仲裁得到空前发展,越来越多的民商事纠纷倾向于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无法得到正确理解适用、司法实践缺乏统一标准、没有充分的法律职业伦理做保障、律师与仲裁员身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仲裁结果的效力。可以结合司法现状及法律职业伦理完善律师职业规范,强化对仲裁员的管理和职业伦理教育,阐明律师在其兼职仲裁员的仲裁机构代理案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有效解决律师与仲裁员身份之间的利益冲突。

    2021年03期 v.30;No.480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构成标准分析

    解贺旋;

    在先行行政行为与后续行政行为的关系中,传统观念认为先行行政行为公定力、确定力的因素阻碍了违法性继承的适用,司法实践的运用也多以此为由否认违法性继承。但从法安定性以及公民权利救济的角度来衡量,可以适当承认违法性继承。先后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关联性应作为违法性继承的前提条件。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可适当对有关联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将整个行政过程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量。当存在关联关系的先行行政行为因违法导致被撤销,后续行政行为即使合法也应当继承其违法性,行政相对人可以选择在后续行政行为的撤销之诉中通过主张先行行政行为违法来撤销后续行政行为。

    2021年03期 v.30;No.48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刍议行政协议的识别标准

    黄彦;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行政协议的识别标准存在主体要素过窄,目的要素具有模糊性等弊端。基于传统行政行为理论过于形式化、静态性和行政优益权误解的困境,行政合同识别标准的逻辑应当由行政行为论转向行政行为和行政过程论并重,行政法本位转向行政法和民法统筹兼顾和经济平等原则平衡行政优益权。具体而言,从过程论角度看公权力是否发生实质性效果,再看政府的干预是否具有决定作用。

    2021年03期 v.30;No.480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浅析专利复审程序中的依职权审查

    田涛;

    《专利审查指南(2020)》中规定复审程序是因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而启动的救济程序,同时也是专利审批程序的延续。因此,在复审程序中,复审合议组一般仅针对驳回决定所依据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审查,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合理地延长审批程序,也可以依职权对驳回决定中未提及的明显实质性缺陷进行审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引入依职权审查,依职权审查的范围包括哪些法条,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作者结合审查实践,提出了自己对于依职权审查的认识和见解,以期对广大复审审查员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

    2021年03期 v.30;No.48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法学教育

  • 教学改革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理路与设计——基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的探讨

    赵凯;

    价值塑造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思政教育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的过程,也是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提炼思政元素的过程。思政教育价值功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的开发,应以课程特点为依托,以课程知识点为主线展开,通过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来实施。

    2021年03期 v.30;No.480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 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对西方法律思维的研判训练

    刘彬;

    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前国内高校多着眼于课程设置、英文教学、联合培养等举措,忽视了西方法律思维研判这一贯穿性的关键环节。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西方法律思维在国际性争端解决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客观上须长期面对。针对西方法律思维的研判,中国学生目前存在涉外法律文献思路剖析技能不高、跨法律文化思维体验技能缺失的问题。对此,可采取"训赛动力下的法律文献研析机制""跨文化视野下的法律思维体验机制"予以系统化训练。若干难点有待教学实践中不断试错解决。

    2021年03期 v.30;No.480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经济与管理_中国—东盟经贸研究

  • 资本从中国至越南迁移的现状、动因

    区富祝;

    利差是中国投资越南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但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和韩国投资越南不显著。中国和美国在越南的关系是影响中美两国以及日本、韩国投资越南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利率平价、国际政治关系的角度,对资本从中国转移至越南的现状和动因进行考察,并运用VAR模型对考察发现的动因进行检验得出的结果。中国应抓准时机扩大金融开放,降低国际资本要素流向国内的成本,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2021年03期 v.30;No.480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 RCEP的签署:越南的机遇与挑战

    梁丽英;

    RCEP的签署在为越南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越南面临更大的挑战。RCEP的原产地规则将为越南本地区供应链发展创造新机遇。加入RCEP后,越南与东盟其他各国有机会成为RCEP成员国直接投资的目的地。在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升温的背景下,越南从自由贸易中获利。然而,加入RCEP后,越南各生产领域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压力。由于总体技术水平偏低,越南将面临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同时也加剧了越南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对此,越南企业可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在遵照RCEP协议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改革,以期在新兴的经济体中行稳致远。

    2021年03期 v.30;No.480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越南纺织服装业原材料供应链断链的困境

    莫馥宁;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全球价值链加速重塑,多国供应商因边境管制而断供。由于越南的纺织服装业原材料极度依赖进口,国内的储备也不充足,导致越南纺织服装业原材料供应链在此期间断链。与此同时,越南的欧美贸易伙伴逐渐取消或延迟订单,越南方面也因原材料短缺而无法如期交货,导致纺织服装业损失严重。政策建议及措施是:形成越南国内完整的纺织产业链,调整生产计划,可从打造独立品牌,打破价值链失衡;原材料自主生产,减少进口依赖;投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建立产业园,完善与周边国家产业链配套关系等方面入手解决。

    2021年03期 v.30;No.480 91-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经济与管理

  • MAH与带量采购新经济形势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探索

    张雯雯;

    作为我国医药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带量采购制度的实施,给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MAH将持证人与制造商解绑,研发型、生产型、服务外包型等不同企业均能一定程度上享受到政策红利,但在实施层面,地区间对于政策的解读以及跨区域合作等方面仍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带量采购方面,产品价格的断崖式降低,带来了一次彻底的行业洗牌,机遇与挑战并存。生物医药企业需要从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也需要从加大研发创新扶持力度、促进成果转化、支持外包行业发展、完善产学研链条等方面,帮助当地产业应对改革带来的冲击。

    2021年03期 v.30;No.480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地方涉农高校提升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的实践探索

    吕小艳;钟川;韦英明;

    乡村科技特派员是我国贫困地区实施科技扶贫重要的生力军。提高科技特派员能力素质,可使他们在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中发挥最大潜力,提高科技服务的成效,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夯实小康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广西大学作为地方涉农高校,近年来每年都派出大量的科技人员承担科技特派员工作。依据能力理论和激励理论,广西大学通过制定系列措施来强化管理、健全考核制度、提高团队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

    2021年03期 v.30;No.480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 征稿启事

    <正>《法制与经济》1992年创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制局主管主办,2001年转由广西日报社主管主办,2020年11月(2020年第12期)开始由广西大学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当前出版周期:月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5-018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1188/D。《法制与经济》刊登法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法治建设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特色,探索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前沿课题。我们诚挚欢迎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也重视并支持青年学者的研究。

    2021年03期 v.30;No.480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2K]
  • 下载本期数据